美国西部国家公园之旅
唐妮

  • 纪念碑山谷
  • 锡安国家公园
  • 布莱斯国家公园

正值美国大选的辩论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我们参加了美国西部巨环之旅的组团。在两周的时间里,我们跨越美国西部的七个州(加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怀俄明州、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行程4000多英里,游览了6个著名的国家公园(锡安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拱门国家公园和大峡谷国家公园),途经4条主要河流(科罗拉多河、蛇河、黄石河与绿河),行走三大摄影圣地景区(纪念碑山谷、马蹄湾和羚羊彩穴)和四大城市(旧金山、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和盐湖城)。 沿着有浓厚美国历史文化色彩的17英里/1号公路和66号公路,不仅饱览美国西部自然景观的旷世之美,而且聆听美国人开拓西部的传奇故事,了解美国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原以为是一次以西部自然景观为主的旅行,由于美国地接的金牌导游小林一路上一刻不停的解说,从自然到历史、从美国到世界、从古到今的多角度大量信息的传递,让我们眼看、耳听、脑不闲,使这次旅行获得了超值的知识享受和人文收获。

巨环是美国西部一条最具名气的自然遗产线路,始于内华达州的沙漠城市拉斯维加斯,先到达犹他州的锡安国家公园,然后向北至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经爱达荷州盐湖城后继续向北,到达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和大提顿国家公园,之后向南向东至犹他州东部的拱门国家公园,再向南至纪念碑山谷、羚羊彩穴、鲍威尔湖和马蹄湾,最后到达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国家公园,从大峡谷国家公园沿66号公路向西向北回到拉斯维加斯,形成闭环。区别于国内旅行团常常光顾的东西海岸繁华大城市线路,此行的沿途是无边的大漠荒野,重点是不同自然生态和地质结构的怪石嶙峋的国家公园、风景如画的特色小镇和印第安人自然保护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丰富是巨环之旅的特色。

一、自然景观壮美的西部国家公园

非常巧合的是,今年是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百年纪念。从1916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设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至今,美国的国家公园和古迹遗址从当时的35个扩大至现在的59个,其中51个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仅犹他州、怀俄明州和亚利桑那州三个州就有11个国家公园,我们去的6个国家公园主要集中在这几个州。

1、巨大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展示了地壳变迁的奇观

  • 大峡谷

6个国家公园如同巨大的露天地质博物馆,不仅对地质学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对我们一般的旅游者来说,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的同时,也能了解因地质结构和地貌在不同的自然力量作用下,地球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 拱门国家公园

以地热资源为特色的黄石公园,其几百处间歇喷泉的颜色和形态让人们领略了仍旧活跃的火山地热能量;以壮观的水平层次结构山谷为特色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其上千米深的峡谷和被科罗拉多河常年侵蚀形成的岩层向人们展示了20亿年来地球的地质变迁;以红黄褐色纳瓦霍砂岩的高山岩壁为特色的锡安国家公园,其壮硕的阶梯式的彩色石崖峡谷和棋盘山壁群,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亿万年自然风化后的地质变化;以红褐色沉积岩柱岩形成的圆形洼地和扇形峭壁为特色的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其形态各异的天然石俑的奇特景观,让人们欣赏上亿年受风霜雨雪侵蚀后的岩石变化;以世界最大最集中的砂岩拱门为特色的拱门国家公园,其数千座大小尖塔、基座与平衡石上颜色对比清晰的纹理,让人们见证几亿年前的海洋在消失后形成的盐层,被空气和水中的杂质覆盖挤压后变成的岩石,在巨大地壳变化后隆起又受到自然风化的结果;以冰川湖景为特色的大提顿国家公园,其秀丽的冰湖和巍峨的山峰,是周而复始的冰河时期将隆起的大提顿山侵蚀冲刷,在数百万年的冰雪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山岳冰河。

10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行程中多半是阳光明媚和蓝天白云,让我们在锡安国家公园、布莱斯国家公园和拱门国家公园拍摄到了比较理想的照片。在黄石国家公园,我们遇到了阴天和雨雪。黄石公园冬天关闭,赶上雪景也算难得。在大峡谷国家公园,虽时间较短,但我们赶上了落日和日出的黄金拍摄时间。非常遗憾的是,在唯一的一个以冰川湖景为特色的大提顿国家公园,我们在阴雨天中看到的只是天海茫茫一片,颇为失望。

  • 风雨中的黄石公园
  • 风雨中的黄石公园
  • 大提顿公园

总面积为8596平方公里的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1872年),在爱达荷州、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交界处。我在2008年游览过黄石公园(当年还是住在公园内的环保小木屋内)。此行在风雪交加中再次来到因热泉蒸汽形成烟雾弥漫景观的西姆指、定时间歇喷发的老忠实泉、黄石峡谷区的黄石瀑布和黄石硫磺浓度最高的泥火山和豆浆池,感受的是寒冷中的热气腾腾。

据小林导游介绍,黄石公园是世界上观赏地热景观最好的地方。全球有4万多处地热现象,黄石公园里就有1万多处,其中热泉600多个,还在喷发的有130多个。黄石公园的地热生态源于蛇河、黄石河与密苏里河三大河系的生态体系。黄石的地热因火山形成,以三种主要形式表现:一是以高温熔岩加热的水形成热泉;二是热泉蒸汽汽化之后的水被溶解之后的矿物质,形成水垢结晶堵死通道,地下岩溶积聚之后形成的强烈上升压力,而出现间歇喷泉;三是地热蒸汽的出口。我们在黄石公园的不同景点,见证了这三种表现形式。

  •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令我最有收获的是观看黄石公园内的科教电影。电影展示了黄石公园景观形成的地壳变化过程和生物演变结果,很有哲理的解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人们常常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却常常不能预知我们脚下(地壳的变化)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灾难;二是动物和人类随着地球变化的节奏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自身对外界变化的弹性;三是自然地理条件促使了生命的诞生和延续,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人类的高级生命会在地理条件变化时突然死亡和消失。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四是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土地,但是土地的存在则可以没有人类。黄石公园以各种含蓄的方式提醒我们:根据过往当地地震/火山喷发的周期规律,下次大震大喷可能就在“眼前”。上述几点给我的启发是: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与自然环境。

  •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 夜晚观看星空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虽然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其以众多颜色各异的岩柱形成的天然露天剧场奇特景观,让我们流连忘返。这些石俑岩柱是湖床的沉积岩组成,经过几千万前造山运动的地壳隆起与高原断层,加之上亿年风雕霜刻与冰雪的侵蚀冷却,形成今日的岩石奇观。由于水中含有的氧化铁和锰的成分,使岩柱变成了红褐色。沿着纳瓦霍小道,行走在寂静的岩石城堡山谷中,湛蓝天空、灿烂的阳光、红褐色岩柱和高大挺拔的松柏,我们感受着原始土著人(Hoodoo tribes)的生存环境。

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的夜晚观星实在是令人难忘。晚上十点多钟,导游到我们来到峡谷内一片空旷的平地上,在双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在我们的一生中,难得看到夜空是如此的清澈,天空中有如此之多的繁星和如此清晰的银河。导游用苹果手机的星座软件为大家寻找自己的星座。那时,我们感觉自己离星空和银河很近。我很庆幸刚刚做完了眼睛的晶体手术,恢复了视力,能够与夜空的繁星对视和对话。

  • 大峡谷
  • 锡安国家公园
  • 锡安国家公园

行走在锡安国家公园的锡安峡谷中,一路欣赏着高耸陡峭的纳瓦霍砂岩构成的山峰和岩壁,据导游介绍,我们所看到是节理(joint)现象, 是上亿年沉积而成的岩层,在不同的时期,经过暖流、浅海、小河与湖泊、沙漠和干燥的近岸叠加覆盖后,在科罗拉多高原隆起运动的过程中逐渐隆起了3000多米,形成了今天的奇观。

虽然我们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停留的时间很短,却是落日与日出的黄金时间,因此也多少领略了大峡谷的壮美与浩瀚风景。在景区内观看的大峡谷IMAX电影,让我们在立体的环境中穿越时光,了解了大峡谷的形成和雄浑之美。

  • 大峡谷
  • 大峡谷

呈东西走向的大峡谷东起科罗拉多河汇入处,西至内华达州界,蜿蜒曲折、迂回盘旋。大峡谷是20多亿年地质变迁和科罗拉多河的强烈下切作用而形成的。数亿年的沉积物在峡谷底部形成岩石,在巨大的地质运动中被隆起形成广裘的山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山脉变成平原,之后平原再度升高,成为第二群山脉,经过数亿年的地质活动和风雨的侵蚀,整个地区陷入内海,原始贝类在海底变为岩石,成为页岩。地壳运动最后又将海底隆起,形成新的山脉,远古的岩石被埋在山下。600多万年前,科罗拉多河逐渐切割地表,在经过几千年各种自然物质的冲刷,形成今天“活着的地质博物馆“。导游告诉我们,大峡谷国家公园是唯一一个能够看到各种岩石的峡谷。峡谷的每一个层次都经历了上千万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地球几乎三分之一的年代。

占地300多平方公里的拱门国家公园,保存了2000多座天然岩石拱门。所有的岩石上都留下了自然力量侵蚀后的颜色对比强烈的纹理。

  • 拱门国家公园
  • 拱门国家公园
  • 拱门国家公园

行走在远近都是大小不同的岩石拱门的公园区内,想象着在3亿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时间的推移使枯干海底的盐床和碎片成为厚厚的岩石,地壳的隆起和风蚀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天然拱门。神奇的大自然变化万千,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如此渺小。

国家公园的游览,让我们在欣赏美国西部狂美风景的同时,了解了地质地理的科学知识。至少两方面的收获,微观方面,沉积岩中的水成岩形成于海底,只要有水成岩的山脉,数亿年前必定是大海。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高山峻岭曾经都是大海覆盖;宏观方面,我们在美国西部国家公园看到的壮观峡谷都是落基山脉地貌变迁过程中的产物。曾经是地槽和浅海的落基山脉,曾经历了排山倒海的造山运动和大洋板块的俯冲,被压抑了数亿年的岩浆冲出地面,地壳发生强烈的褶曲与压缩,山脉隆起,之后又遭受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蚀,在峰层留下被侵蚀的痕迹,形成今天美国西部的主要山脉而纵贯北美大陆。

2、美国国家公园的环保、服务与可持续发展

  • 旧金山艺术宫
  • 拱门国家公园

虽然在公园内游览只是匆匆而过,但是对于公园的环保环境与服务设施留下印象。联想目前乱象丛生、商业利益为上的国内旅游,我们有太多的地方可以改善。

首先是山青水净的生态环境和干净整洁的游览环境。不论是在森林丛密的山间小道、湖光山色的湖边,还是在公园宽敞的马路和行人聚集的服务区,我们几乎都看不到任何垃圾废物,也看不到清洁人员。这说明来到公园的人们能够自觉的维护公共卫生环境。在面积巨大的国家公园内,人们看不到酒店和餐厅或者餐车。黄石公园内仅有一处简单的小木屋客栈,内部设施非常环保。这与国家公园环保发展规划和国家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为了保持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都有近期、中期和长期的环保发展规划,包括禁止设酒店餐厅、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温室燃气排放的减少、用更多的再生能源替代电耗、乘客用车的耗油限制、减少废物用水等等。2008年我在黄石公园的小木屋客栈住了一天,看到了房间内厚厚的一本黄石公园可持续发展报告,印象极为深刻。每个国家公园的客户服务站都免费提供游客须知的报纸,报纸上明确游客在环保、安全和使用服务设施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纪念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百年的刊物上,我看到了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一句话“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资源才造就了我们伟大的国家,重要的是我们利用资源的方式”。正是这种理念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保证了国家公园可持续的良好生态环境。

  • 与国家公园的志愿者合影

第二是志愿者服务体系。已有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公园,之所以能够持续维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每年数千万游客提供有序的服务,志愿者服务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小林导游告诉我们,国家公园的环境卫生(包括洗手间)主要是志愿者负责的的。在接近冬天,公园游客较少的时候,志愿者也会减少,公园会关闭一些洗手间和设施。

我们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遇到了一位身着制服的小帅哥志愿者,他不断地主动向游客介绍情况,告诉游客最佳路线。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公园除了拥有2万个永久、临时和季节性工人,还有24.6万国内的志愿者,他们每年捐赠670万小时的劳动。在完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每年申请国家公园的志愿者不断增多。志愿者的服务包括宣传、解说、维护公园清洁等。志愿者机制体现了全民管理的理念。1969年通过的“公园志愿者法”,鼓励公民参与国家公园的部分管理事务,要求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做到:保护公园资源和公园价值;提升公园的市民服务;加强公园与公众的关系;让市民更多了解公园,提升公园体验。立法的保证,使全民保护公园资源的意识提高。在这方面,美国国家公园有很多我们国家可以借鉴的方面。

  • 小镇商店橱窗里大提顿公园的照片
  • 团友与印第安导游合影

对于国家公园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山火。这是所有国家公园宣传最多、极力避免而又最为困难的重要方面。据黄石公园的报纸介绍,地球每年大约发生1600万次雷暴,导致每秒钟就有100次闪电击中地面。在北美西部地区,50~89%的森林大火是由于闪电造成的。在过去的1万年中,黄石公园就发生过300次大火。我们在黄石公园看到的山火过后烧黑的森林场面,令人吃惊和痛心。黄石公园除了热泉、湖泊、峡谷外,黄石公园因拥有的大面积森林区而成为野生动物的庇护所。我们看到了野熊、野牛、灰狼和羚羊等。

然而,在公园内行驶,不断映入眼帘的是大面积烧黑的地皮和矮小的新树。小林导游告诉我们,今年9月,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都经历了一场森林大火,1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被烧毁。然而,比起1988年黄石公园的森林大火,今年的大火又不算什么了。由于干旱少雨和大风引起的一场大火,整整燃烧了4个月,尽管投入了3万多救火员和100多架飞机灭火,都成效甚微。最后还是两场大雨止住了火势。结果是近80万英亩--约45%的森林被烧毁,直接损失达15亿美元。我们在深感森林防火之重要的同时,更感叹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渺小。

二、狂野柔美的西部山谷和印第安人的家园

  • 在纪念碑山谷与印第安人合影
  • 纪念碑山谷
  • 纪念碑山谷

6个国家公园的地质奇观令人震撼,三大摄影圣地--纪念碑山谷、羚羊峡谷和马蹄湾的参观,让我们在领略西部狂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与世代居住在西部山谷中的印第安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

位于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的纳瓦霍(Nawajo)印第安保留区的纪念碑山谷,是美国许多西部大片(如“回到未来“和“阿甘正传“等)选景的地方。其无数各显峥嵘的山峦山峰和策马奔腾的宽阔原野是远古洛基山在地壳变化中多种物质沉积而成的砂岩峡谷。我们乘坐印第安人驾驶的越野车在纪念碑山谷中驰骋和观景,在犹如人工雕刻的巨石像--大象、北窗姐妹和图腾柱下车留影。晚上在山谷中享受印第安人做的特制烧烤牛排餐。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漂亮的印第安姑娘,乌黑的短发、身着夹克衫,非常精干,英语说的非常好。我们向她了解了印第安人的生活现状。她告诉我们,她大学毕业后回到山谷,在当地中学教书,兼做旅游。政府虽然给印第安保护区有补贴,但是总体的生活水平仍旧比较低,由于医疗设施较差,得病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尽管如此,他们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

  • 羚羊谷

位于亚利桑那州南部鲍威尔湖边上的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因曾经是叉角羚羊栖息处而得名。羚羊峡谷是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各种自然力量,主要是暴洪和风蚀的侵蚀而成。在季风季节里,突然发生的洪水大量的冲入狭窄的峡谷,加上风蚀的力量,形成峡谷底部冲刷出的走廊。在纳瓦霍语言中,下羚羊谷意思是“拱状的螺旋岩石”。

  • 羚羊谷

我们在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印第安人的带领下,在狭窄的下羚羊峡谷中穿行,感受了大自然神奇美妙的创作。不入其中,人们很难想象它的柔美所在。被暴洪无数次冲刷的峡壁光滑、呈褐红色螺旋纹。借助峡谷上端射入的阳光,峡谷内的螺旋纹呈现了金色、红色或者黄色的光影。五光十色的彩色峡谷令人眼花缭乱。印第安导游指着一块嵌入墙壁的大圆石头让我们看,说这就是暴洪的力量。在出口处,导游在一块石碑前,向我们讲述了1997年发生在下羚羊谷的惨剧。12名外国游客在刚下小雨时,不听劝阻,在没有当地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进入峡谷。30分钟后雨水聚集成暴洪,冲入峡谷。游客避之不及,全部丧身谷底。大自然是美丽的,又是残酷的。

马蹄湾也是西部壮观的美景之一,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段U型河道。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而被称为马蹄湾。与犹他州的很多山脉岩石颜色相似,山谷岩石因含有大量的铁、锰和铜而呈红褐色,与山谷下翠绿的科罗拉多河相配,形成一幅非常美丽壮观的画面。站在山谷上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拍到马蹄湾的美景。有畏高症的人可能需要有些勇气去观看了。赵建平趴在峡谷凸出的岩石边上,去拍全景,实在有些冒险。

  • 马蹄湾
  • 马蹄湾
  • 马蹄湾

乘船在鲍威尔湖上游览是我们此行中的亮点之一。鲍威尔湖是美国的第二大人工湖,位于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的交界处,占地面积6.5万公顷,湖中有96个峡谷。在这个巨大的人工湖修建之前,曾是印第安纳瓦霍人的土地。为了修建葛兰水坝和人工水库,政府用犹他州一片面积相同但完全不能耕种的土地与纳瓦霍人进行交换,赶走了纳瓦霍人。

葛兰水坝和鲍威尔湖的修建,虽然为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等八个州提供电力,但是水坝造成的泥沙形成了生态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年中,科罗拉多河上游经历多年干旱,导致鲍威尔湖水位持续下降。小林导游告诉我们,为了解决生态问题,美国政府从70年代起,已停止建水坝。但是鉴于在过去的50年中,鲍威尔湖为美国西南部的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水坝和水库将会长期存在。我们乘船穿行在红色砂岩、石拱和峡谷围绕的湖面上,尽情的饱览了水上大峡谷沿途的风光。

  • 鲍威尔湖
  • 鲍威尔湖

纪念碑山谷和羚羊山谷是亚利桑那州最大的印第安保留区,约有2.8万平方公里。小林导游在旅途中给我们介绍了印第安人的历史、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保留区的政策,还给我们放映了一部讲述印第安人在二战中用自己的语言替代密码,为美国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的影片“风语”(Wind talkers),很好看。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的居民,他们的先民在3万年前就从西伯利亚渡过白令海峡到美洲繁衍生息,并用他们的劳动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17世纪,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大陆后,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从1855年开始,白人为了争夺土地,对印第安人疯狂屠杀,使原本在15世纪有100万人口的印第安人减少至1890年的25万人,并将它们逐渐驱赶至贫瘠的西部山区。19世纪初,美国不断扩张领土,随着东部移民的大批西进,新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冲突日益明显。为了保护新移民的利益,美国政府设立了印第安保留区,实际上通过保留区限制和囚禁印第安人的生活。二战后,正是因为二战中印第安人在美国军队中用敌方听不懂的印第安语作为军事密码,帮助美国人赢得战争,使得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保留地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包括扩大保留地、允许保留地开赌场和旅游,以增加印第安人的收入。我们接触到的印第安人,厚道、淳朴。很有礼貌。实际上,他们与我们是同一祖先。我们的印第安导游对此并未回避。

三、见证美国西部发展的特色小镇和公路

  • 17英里路上数百年孤独的柏树
  • 163号公路
  • 卡梅尔小镇

此次西部旅行,我们分别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梅尔小镇、怀俄明州的杰克逊小镇、西黄石小镇和内华达州的金曼小镇停留和住宿。每一个小镇都景色优美,各具特色让人流连忘返。沿着最美景观的1号公路与具有人文和历史意义的66号公路行驶,沿途的景观让我们了解了西部的兴衰历史。

位于美国西岸1号公路著名的17英里海岸风光附近的卡梅尔小镇,是一座精致的海滨文艺小镇,颇具波斯米亚风情。依山面海的小镇上,每一座房屋都设计装饰的那么独具匠心,精巧别致。房前屋后的庭院里,鲜花满园。街道上,商店里精美的艺术品都是镇上的艺术家们自己制作的。在幽静高雅的小镇街道上行走,真是一种享受。

  • 西黄石小镇
  • 西黄石小镇
  • 杰克逊小镇的鹿角公园

杰克逊小镇因曾是西部牛仔聚集进行皮毛和牲畜交易的地方而出名,也是游客们到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的必经小镇。17世纪法国皮货猎者最早常年居住在大提顿山脚下的山谷里,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坚守在此,其中一个最有名的的叫杰克逊。小镇内的鹿角公园显示了这里曾经是麋鹿出没的地方。

我们到达杰克逊小镇时天色已晚,多数商店已经关门,只有酒吧和饭店里人满为患。我们只好在商店窗外观看。橱窗内陈列的很多反映当地生活的雕塑和油画,非常精美。我曾在2008年到过杰克逊小镇,对这个西部特色的小镇印象深刻。

  • 66号公路上的休息站

离黄石公园西门仅一公里的西黄石小镇,风景秀丽,清澈的蛇河水穿过整个小镇,河对面的白色爱达荷瀑布教堂是小镇的标的性建筑。小镇因爱达荷瀑布而成为旅游景点。爱达荷瀑布的形成是因为1909年建成,1982年再建的水电大坝导致蛇河水的分流。该水电工程提供了爱达荷瀑布市50%的电力。我们在河边的公路上漫步,公路两旁成荫的树木,黄色的树叶、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非常宜人。

位于亚利桑那州的金曼小镇,是我们在从大峡谷前往拉斯维加斯途中停留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小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该小镇是66号公路上的核心小镇。66号公路是一条横跨美国八大州、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重要公路,全长2448英里(约3900公里)。从1938年完成铺设使用到1985年正式被从美国的国道系统中删除,在这47年的过程中,这条公路见证了开拓美国西部的历史沧桑。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文学纪实著作《愤怒的葡萄》一书中,称66号公路为“母亲之路”,也有称为“美国的主街”。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工厂、银行倒闭,大批失业的人背井离乡,向西迁移,络绎不绝,到以农业为主的加州寻找机会。这些迁徙人群西行的最佳路线就是沿66号公路到达加州。66号公路成为绝望的人们求生的“梦想之路”。为了服务不断这条路上的向西行进的人们,旅馆、超市、加油站、修车店随之建立,星罗密布,很多人还没走到加州,就在公路上找到了工作并定居。66号公路上的金曼小镇和其他城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繁荣的。

  • 金曼小镇上的旧火车
  • 金曼小镇上的旧车
  • 金曼小镇店外品尝咖啡

二战期间,美国西部地区的国防及军备工业发展迅速,吸引更多的更多的人沿66号公路西迁,大批的人流和物流使66号公路成为美国西部当时发展的缩影。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强力干预市场,以工业振兴,刺激经济,鼓励人们购买美国汽车。随着美国人家庭拥有的私人汽车增多,旅游业逐渐发展,66号公路再次成为人们到西部旅行的首选路线。直至1956年,美国通过《州际公路法案》后,55号、40号和44号三条公路逐渐取代了66号公路,沿路的城镇也随之凋零,失去生机。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金曼附近的铜矿的关闭,金曼小镇更显萧条。今天,66号公路仅是一个文化符号。

到达金曼小镇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标有66号公路的高大旧水塔。我们在曾经是电机厂房、如今是博物馆和旅游信息中心的地方浏览了66号公路的历史回顾照片;在街上一个有30年历史的汽车修理厂里看到了很多用过待修的豪华车;在一个公园的角落,发现了弃置的火车头。小镇上行人很少,一片荒凉之感。从金曼小镇上路前行,一路荒芜枯燥,当年的繁荣全然不在。坐在车中,遥望车外大片土地,令我想起《愤怒的葡萄》一书中开头那段描述三十年代初,天气干旱、土地贫瘠干裂,流浪的农民在无望的绝境中,渴求下雨,寻求生存的生动文字。数个小时的车程,如果不是小林导游津津乐道、口若悬河的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和播放与此行相关的电影,恐怕大多数团友都要睡觉了。

四、沙漠地带中的不夜城--拉斯维加斯

  • 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是我们此次巨环开始与结束的环点,因此有两次机会在拉斯维加斯这个世界最著名的赌城参观。位于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被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山谷包围,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多沙。100多年前,拉斯维加斯仅仅是个小村庄,但是因为是沙漠地带中唯一有泉水的地方,很多摩门教徒到此居住。19世纪末因太平洋铁路的通达使拉斯维加斯成为公路的驿站和铁路的中转站。为满足铁路工人的夜间生活,开设了赌场。但因赌场被黑社会控制,后被关闭。20世纪初内华达州发现金银矿,吸引了大批的淘金者,带来了拉斯维加斯的繁荣。30年代初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内华达州通过立法将赌博合法化,使博彩业成为拉斯维加斯的支柱经济产业。50年代,随着大型赌场的建立和之后沙漠疗养区的形成,拉斯维加斯逐渐发展成为以赌博为特色的旅游者的天堂。

  • 拉斯维加斯

我虽在2008年来过拉斯维加斯,当时并没有在赌城里游览。此次小林导游不仅带着我们参观了新城的主要几个有名的博彩集团经营的大酒店,还向我们介绍了数家最大的酒店集团如何投资数十亿美元相互竞争及背后的的故事。我们从幻象酒店到金字塔酒店、从百乐宫酒店到稳赢酒店、再到金银岛酒店和凯撒酒店等,在辉煌灿烂的赌城里大开眼界,见识了世界赌城之纸醉金迷。拥有5000多个房间的米高梅集团酒店内的奢华真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程度。一层宽敞的大厅走廊,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墙壁上挂满了欧洲油画大师的作品,就连洗手间的水龙头都是镀金的。多个演艺厅为游客提供世界顶级水平的超级巨星的艺术表演。二层装饰堂皇的众多世界级的名牌商店和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令人眼花缭乱。穿着华丽的人们在酒店内社交和娱乐。这些场所为那些赢钱的人提供了豪华消费的出口。在稳赢酒店里,宽阔的走廊中的水道和小桥完全模拟威尼斯的景观,走廊的顶部是人工的布满星星的星空。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人们随时可以听演唱会、看音乐喷泉、火焰喷发等灯光秀。

转了几个酒店之后,我们发现,不同档次的酒店是为不同等级的人群设计和服务的。除了几个有名的高档酒店外,相当一部分酒店是为大众提供博彩和消费服务的。不仅酒店内狭窄拥挤,赌场内也是烟雾缭绕,空气窒息。我们住的云霄塔酒店是在老城,比起新城黯淡了不少,但却是所有酒店中最高的,有350米,而且在顶层设有360度的观景平台蹦极跳,可以看到整个拉斯维加斯的景观,酒店的住客还是免费登顶。夜晚从观景平台眺望,拉斯维加斯通明的大道上车水马龙、靓丽的酒店群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闪烁,不知疲倦的人们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不夜城中感受着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在贫瘠的沙漠中建起能持续吸引全世界的人到此娱乐的顶级城市--拉斯维加斯是美国梦的一个小小缩影。

  • 拉斯维加斯酒店
  • 拉斯维加斯酒店内

从拉斯维加斯的发展展开,小林导游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与华人的贡献。太平洋铁路是第一条贯穿北美大陆的铁路,它的开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成就了现代美国。太平洋铁路全长3000公里,其中西内华达山地势险峻,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工程难度最大的一段。而正是这段最艰难的一段工程,是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华工比例最高时达到95%。1865年当最初的50名华工来到建筑工地时,他们因矮小单薄的身体受到歧视。但是工程总承包人说,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够修铁路。华人劳工以其吃苦耐劳和循规守纪的精神,得到了认可。之后铁路承包商从中国大批雇佣劳工,使华人成为修建太平洋铁路的主力,但也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1869年,美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太平洋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美国人从纽约到旧金山还需要乘船6个月绕过南美洲何恩角的历史,便利了美国东西部的人流与物流的往来,也为国家的稳定铲除了隐患。如果没有中国劳工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是不可能在四年内完成铁路的修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应该感谢中国人的付出。遗憾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是“落叶归根”。去美国只是为了“淘金”,而非像其他移民那样融入当地社会,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一个例外,排华法案[注]的诞生。

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却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崛起为世界强国,其奠基者的理念和建立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实现不同梦想而来的不同种族和宗教的移民提供了避难所及发展平台。此次西部国家公园之旅,让我们在感受大自然邝美景观、学习地质知识的同时,从一个侧面了解美国西部乃至整个美国的历史。

在此篇游记撰写结束时,特朗普已当选为美国总统。整个选举过程及结果见证了美国这个昔日的“大熔炉”的开裂。历史仍在创造中,并在加速。“大熔炉”开裂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曾经推动的全球化。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美国人发明的集装箱运输使物流成本大为降低,使中国的工人们得以不离开家园就能从美国淘金,让特朗普上台后就得想法通过新版的排华法案。

2016年11月18日


注释:美国排华法案是1882年通过的一项法案,是唯一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该法案是基于大量华人因中国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机会而进入美国西部做出的反应。排华法案在土地拥有权、受教育、就医等方面对华人予以限制。2012年美国以立法形式就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但英文原词是Regret,而非Apology。

[ 关闭窗口 ]